【资料图】
“女子一生气花11万买收割机”带来什么反思?
□曲征
小麦成熟,爸妈因找不到收割机而着急上火。6月2日,安徽阜阳的沈女士索性花费11万元,买了一台全新的收割机帮爸妈收麦子,此事引发热议。沈女士称,自己家里种了10亩地,此前70多岁的老父亲为找收割机,一晚上都不睡觉,因为担心父亲身体,“一生气就直接买了一台收割机回来”。(6月3日 极目新闻)
俗话说“麦熟一晌”,又说“争秋夺麦”。麦子收获的季节,正好是夏季风强盛、天气变化无常的时节,一旦收获不及时,极易造成麦秆被大风吹倒在地上,影响收割,或者遭遇洪涝灾害将麦株淹没于水中,甚至遭受冰雹灾害,将麦粒砸散到地面上。农民种植小麦并不容易,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时间上,都投入了很多。一旦因为收割不及时而导致减产甚至无产,往小里说,会影响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,往大里说,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。
实际上,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多,依靠种地增加收入的农民越来越少。在此语境之下,坚持留在乡村种植小麦的农民确实值得关注。按理说,不管是哪个部门、哪个单位,都该为他们热心种粮大开绿灯,但是,从新闻来看,在一些地方,麦子熟了却找不到收割机的问题十分突出。缺少最起码的农机设备,已经成为阻碍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的绊脚石。也说明,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对于“三农”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并不高。
目前来看,农民收麦雇用收割机,一般采用两种方式:一是到公路上去拦截过路的收割机前来收麦,二是雇佣村子里拥有收割机并专门做收割生意的农户来收割。但是近些年,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,尤其是有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投资农机的农户越来越少,技术人员也不断流失,导致很多农户收麦时只好到公路上拦截过路的收割机。但是,倘若麦地面积达不到一定数额,过路的收割机就不会过来。
麦子熟了却难以收割,极易造成农民种植麦子的积极性降低,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。地方政府以及村委应联合农机部门,提前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。可采取提供小额贷款、免费培训机器操作及其他优惠措施,鼓励农户乐意购买收割机并专门从事收割生意。还要提前预测收割机数量能否应对目前的小麦收割面积,倘若无法满足,就应该提前联系其他地方的收割机前来“助阵”,不能临时抱佛脚。毕竟,收割小麦时间紧、任务重,一时半刻也等不起。
实际上,不只是小麦收割,其他如小麦播种、玉米播种与收割等的农活,在一些地方也面临着农机数量少、操控机器的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,有的地方还发生过非专业人员因情况紧急,不得不上机操作而发生意外的情况。所有这些,都值得农机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反思,并找到症结予以破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