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今日,记者从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知,近5年来,遵义市毒蘑菇中毒事件约占同期食物中毒事件的66%,其次为野果、野菜中毒,主要为马桑果、桐油果、乌头以及菊三七等。
据悉,我市毒蘑菇分布广泛,种类繁多,全年均有毒蘑菇中毒事件报告,主要集中在6至10月,其中位于前三位的地区分别是务川自治县、余庆县、凤冈县。
疾控人员发现一老乡准备售卖的假褐云斑鹅膏,人食用中毒后多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,2~5天出现少尿或无尿等肾损伤症状。
遵义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科主治医师段明香介绍,毒蘑菇中毒以山区农村家庭为主,常造成群体性聚集,留守老人和儿童是中毒的高危人群。值得关注的是,近年来,路边市场购买野生菌发生的中毒事件比例有上升趋势,疾控人员下乡采样调研时,发现农贸市场和路边个体摊贩售卖的野生菌中混有毒蘑菇。
毒蘑菇形态多样,与可食用野生菌相似,难以鉴别,极易发生误采误食。剧毒蘑菇致死率高,高温无法破坏其毒素,制作为干菌后毒素也依然存在。
市场售卖新苦粉孢牛肝菌,人食用中毒后会出现胃肠道症状,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。
遵义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,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,不采摘、购买、加工、食用野生菌,如不慎误食后出现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烦躁不安、幻觉等症状,应尽快采取催吐、导泄等措施,并立即前往医院救治。
遵义日报社全媒体记者:丁有娟
来源:遵义晚报